用户登录

中国作家协会主管

ZUO JIA YIN XIANG

01 刘海栖:让作品呈现出毛茸茸的触摸感

刘海栖:儿童文学作家,曾任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。长期从事童书出版工作,曾获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人物奖、全国百佳出版工作者等荣誉。主要作品有童话《无尾小鼠历险记》《爸爸树》《豆子地里的童话》等,长篇小说《有鸽子的夏天》《小兵雄赳赳》《街上的马》等。作品曾获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、中华优秀出版物奖,入选“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”、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等。

01
刘海栖:让作品呈现出毛茸茸的触摸感

2020年年初开始,新冠肺炎病毒肆虐,出不了门,就在家照顾老人,同时完成了这部小说《风雷顶》。作品是写抗战期间胶东孩子生活的,材料来源于父亲。写这部小说的想法由来已久,经常听父亲说起小时候的事情,也读了一些描写抗日战争的儿童小说,总觉得自己可以去写些东西,但迟迟下不了决心动笔。

中华读书报 | 刘海栖
02 刘东:是的,这个故事有原型

刘东:儿童文学作家,著有长篇小说《情感操场》、《镜宫》等14部,采访小说集《轰然作响的记忆》,中短篇小说集《抄袭往事》《湖蓝色的水晶杯》等6部。作品曾荣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、辽宁省优秀儿童文学奖、夏衍杯优秀电影剧本奖等。

02
刘东:是的,这个故事有原型

许多人看了一部虚构的文学作品,总是喜欢追问,这个故事有原型吗? 这个人物有原型吗?《世界上没有真正的空房子》确实是有原型的。只不过,这个原型既不是故事原型也不是人物原型,而是感情原型。更具体一点说,小说里单如双与单一方的父子之情是有原型的,那个原型就是生活中我与父亲的父子之情。

中华读书报 | 刘东 
03 梁晓声:在童书创作中拾遗补缺

梁晓声,祖籍山东荣城,出生于哈尔滨市,现居北京,任教于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。曾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编辑、编剧,中国儿童电影制厂艺术委员会副主任,中国电影审查委员会委员及中国电影进口审查委员会委员。   

03
梁晓声:在童书创作中拾遗补缺

2019年,年过古稀的梁晓声出版了他的第一套童话系列。两年间,他的童话系列在不断丰富、不断拓展,建构着充满真善美的童话世界,并向这个世界传达他对儿童成长深切的爱意、体贴和关怀。

中华读书报 | 舒晋瑜
04 曹文轩:我的“背景”是中国

 曹文轩,一九五四年一月生于江苏盐城。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,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,北京大学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。著有长篇小说《草房子》《根鸟》《细米》《青铜葵花》《火印》以及“大王书”系列、“我的儿子皮卡”系列和“丁丁当当”系列等。

04
曹文轩:我的“背景”是中国

很多时候,斩获大奖于作家而言是一种挑战,甚至有人以“死亡之吻”形容获奖后很难再出好作品。然而,曹文轩似乎没有这一烦恼。自打2016年获得国际安徒生奖之后,很快又推出“曹文轩新小说”“皮卡兄弟”等系列作品。

北京日报 | 林苑青
做一扇“儿童文学的窗口”——《儿童文学选刊》创刊四十周年

1980年代,伴随着整体文学生态的复苏,儿童文学新颜绽放。从写作、发表到评论、研讨百舸争流……

来源:文学报 | 张滢莹  2021年10月22日
于文字的间隙见证一个人精神的成长

年过七旬的叶广芩写下了“耗子丫丫”三部曲的故事。三部曲故事发生的空间各不相同,涉及的人物也异,但它们都围绕耗子丫丫展开……

来源:文艺报 | 杨 辉  2021年10月12日
《当你困住老虎时》:故事的力量和虎的威严

2021年1月25日上午8时,美国图书馆协会宣布将2021年纽伯瑞图书金奖授予美籍韩裔作家泰•凯勒的《当你困住老虎时》……

来源:中国作家网 | 王小萍  2021年10月02日
时代·英雄·孩子

报告文学作为一种以真实性为生命底线的文学体裁,具有独特的存在价值和意义。在我看来,儿童报告文学首先必须是儿童文学……

来源:中国作家网 | 李朝全  2021年09月26日
文体丰富更要紧跟时代

近年来,我国儿童文学的创作出版取得了长足发展,不仅体现在童书出版量的增长上,更体现在文体丰富和题材多元上,这从本届参评作品中也能窥见一斑。幼儿文学是一个孩子亲近文学的最初体验……

来源:中国作家网 | 王志庚 2021年09月26日
想象力、好奇心和探索精神

不久前,第十一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公布获奖名单,吴岩的《中国轨道号》、马传思的《奇迹之夏》两部小说作为“科幻文学”荣列其间。儿童科幻创作成为一片热土,是多种力量聚合的结果。

来源:中国作家网 | 姚海军  2021年09月26日
高度关注童诗和儿童散文的艺术创新

儿童诗歌与儿童散文在儿童文学大家族中是两种很特殊的文体。从文学常识来看它们很重要,必不可少,而从当下实际创作业绩与读者接受看,它们又始终处于边缘……

来源:中国作家网 | 李利芳  2021年09月26日
诗心与童心交汇 现实与幻想交融

童话是儿童文学独有且受到孩子普遍欢迎的体裁样式。从本届参评童话的基本面看,参评的78部作品,特别是进入终评及最后获奖的几部作品,都有较好的质量和较高的艺术水准……

来源:中国作家网 | 陈 晖  2021年09月26日
“成长”书写:儿童小说艺术发展的“命脉”

儿童文学是立于儿童的生命空间的成长文学。反映和表现儿童的生命世界,尤其是表现儿童的心灵成长,与诗歌、童话、故事等文体相比,小说文体(包含写实小说、幻想小说、动物小说)更具有艺术功能性。

来源:中国作家网 | 朱自强  2021年09月26日
高洪波儿童诗集《一根狗毛一首诗》:听见与发现

高洪波老师是一位抒写小动物的“圣手”,他的很多儿童诗集和散文集,仅从这些书名看,就都与动物有关,可见他对动物的喜爱。这种天性,也许是成为儿童文学作家的优先条件之一。

来源:文艺报 | 徐 鲁  2021年09月22日
让科学家成为青少年的偶像

让科学家成为青少年学习的榜样,让学习成为青少年达成人生梦想的主要途径,应该是当下儿童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使命。作家徐鲁带来新作《此生属于祖国》,讲述我国“核潜艇之父”黄旭华的成长道路。

来源:文艺报 | 纳 杨 2021年08月23日
重现乡村经验的诗性空间

吴新星的《门板上的夏天》是一部充满浓郁乡土气息的儿童文学长篇小说,作者以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,再现了鲜活的乡村生活,绘制出一幅颇具古典形态的乡村画卷。

来源:人民日报海外版 | 周 聪 2021年07月29日
清风吹拂旗帜扬

这是一批长期从事儿童文学创作、不断为青少年奉献精神食粮的儿童文学作家、诗人,怀着对党的赤诚信仰和对祖国下一代的深情关爱,送给广大少年儿童的一份礼物。

来源:文艺报 | 张永权 2021年07月26日
脱贫攻坚的童声赞歌——评小说《羊群里的孩子》

小说《羊群里的孩子》以儿童视角书写乡村生活变迁,生动反映了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。

来源:人民日报 | 海 飞 2021年07月23日
用真诚写就的纯真之书

我们知道,每一个人在跨越自己熟悉的领域,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时都是很难的,而在这个领域中做到成功就更难了。

来源:文学报 | 沈石溪 2021年07月23日